高等师范院校是教师教育的主力军,肩负培养时代新人和大国良师的双重使命,天然联结着基础教育“基点”和高等教育“龙头”,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特殊角色。高等师范院校要更好地担负起教师教育的使命,聚焦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基础;聚焦强化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培训,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创新型人才;聚焦推动全民综合素养提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高素质劳动者大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释放了进一步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制度保障的信号。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而催生,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度的提高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立足当下,谋划长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重大战略抉择。从国内角度来看,我国已确定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发展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压力和挑战,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点燃中国经济新引擎的迫切需要,有助于推动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为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战略支撑;从国际角度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应对外部挑战、更好地适应全球经济变革趋势,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教育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以高质量教师教育推进人才教育培训和科学技术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等师范院校的时代新使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战略举措。与以往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具备“新”和“质”两大特征。一方面,“新”指的是涉及领域新、创新属性强、技术上的含金量高,是对产业技术体系的升级换代,意味着创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和第一要义。另一方面,“质”指的是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质态,不同于以往生产力“量”的积累特征,而是表现为一种“质”的跃升。以AI、生物工程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革命性技术突破将更大程度地释放人类的体力、脑力和智力,这种革命性技术所形成的新质生产力,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将超过以往所有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成果总和。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强调智力资本和创新驱动,进而对人才结构和教育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来看,需要教育培育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人才。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为,生产力就是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最革命、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人的差异直接决定不同水平的生产力。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被赋予了创新属性,进而要求培养大批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高综合素养的新型人才。具体而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生产领域,也将更广泛地渗透于信息技术、生物科学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前沿科技领域,尤其强调创新创造,如智能传感设备、工业机器人、云服务等,其在算力、算法上所展现的高链接性、强渗透性、泛时空性,是以往任何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都无可比拟的。面对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巨大变革,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型人才一定要具有创新素养,必须有更高的教育水平、更强的学习能力,不仅要掌握传统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环境,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看,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是关键。《决定》明白准确地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求“统筹推进教育科学技术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从本质上看,教育、科技、人才是辩证统一关系,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动力、人才是主体,三者互为基础、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紧密联系、互动发展的辩证统一有机整体。“科学技术创新靠人才,人才教育培训靠教育。”教育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科技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推动;教育是人才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与主阵地,人才主要由教育培养而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助力教育改革、发展与创新;人才是教育和科技革新的关键智力支撑。习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水平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教育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基础性作用。教育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与形成新质生产力之间是内在相通的关系。一方面,新质生产力是以人为本的生产力,教育是提升全民素养的重要基础,通过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深化各阶段各类型教育的对接与链接,直接推动全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全民素养的提升,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另一方面,教育系统拥有大量的科研人员和先进的科研设备,在科学技术创新中具有独特优势,产出大量创新性科技成果,同时根据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和战略任务布局优化人才教育培训模式,通过教学科研等途径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教育系统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人才供应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和国家对科技、人才的新需求,都最终转化为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而教师队伍建设则是教育强国建设最重要的基础工作。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既能有力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培训,为实现更多“从0到1”的创新突破筑牢人才基础;也在全民素养提升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及其重要的作用,培养大批的高素质劳动者,支撑“从1到N”的创新成果普及;同时也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发展提供着重要支撑。
1.以高质量的教师教育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培训,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急需人才
新质生产力是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引致的生产力跃迁,科学技术创新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对教育系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教育系统要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上持续发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创新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将我国建设变成全球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满足中国式现代化对人才需求的破题之举。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大批创新人才,需要构建以支持全面创新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体系。要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统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积极培养具备前瞻性视野和独特思维模式的颠覆性创新人才,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评价方式和成才制度,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全社会全民素质的提升,需要更加多的高素质劳动者。然而,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劳动者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挑战,为此要一直优化劳动者结构,提升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培养造就大批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要实现这一目标,以高质量的教师教育促进国民综合素养全方面提升是关键举措。
推动全民素养提升,是实现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内在要求。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技术大多是以AI技术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群,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发生深刻变革,倒逼劳动者技能进行“数字化转型”,从而对全民数字素养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因此,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要顺应智能技术与教育深层次地融合的趋势,引导教师热情参加教育创新和改革,以丰富、多元的数字化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智能素养,进而打造一支适应、胜任新质生产力发展内在要求并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劳动者大军。
科学技术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而构建高水平科研创新体系,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高校的重要责任和使命,高校教师队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随着全球科学技术创新步入密集活跃期,各个行业的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科学研究的范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要促使高校教师既做教学能手又做科研高手,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战略布局和重大科研领域,以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求为目标,按照有组织科研和自由探索相结合的科研创新模式,开展顶层设计、优化科研布局,通过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探索适应大科学要求的交叉学科研发模式,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研能力。同时,实现科研和育人互促共进、协同发展,积极探索科研育人的方式方法与创新途径。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源泉,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主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教师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来抓,持续推动教师教育体系与教师队伍建设,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第一资源”支撑。高等师范院校是教师教育的主力军,肩负培养时代新人和大国良师的双重使命,天然联结着基础教育“基点”和高等教育“龙头”,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特殊角色,既要积极强化服务基础教育的基点作用,又要充分的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贡献智慧和方案。
聚焦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基础。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的起点,是传授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育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职业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奠基阶段。我国基础教育普及化水平总体达到世界中上行列,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优质资源总体不足、配置不均,其中最大的短板就在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作为全国师范院校的排头兵,北京师范大学近年来立足教师教育核心使命,整合优势资源,持续发力,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培养输送优质教师。一是大力实施“强师工程”“优师计划”。北师大瞄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师资短板,推出“强师工程”,实施“优师计划”,以“培养一批、输送一批、提升一批”为总体思路,制定从师范生招生、培养、输送到教师职后支持的全流程改革举措,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师范生,助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校还在“强师工程”体系下,引领构建全国师范院校共同体,以教育的连锁帮扶,打通区域高水平发展的“神经末梢”,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二是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探索“2+2”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强化以文理基础学科和计算机类学科为主的通识课程;在传统的“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的学科结构基础上,增加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方面的课程,增强工程思维培育,提升创新意识。同时,落实“国优计划”,协同其他“双一流”建设高校,共同培养“四有”好老师。三是强化大中小一体化长周期培养。北师大协同全国近百所基础教育附校,打通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延伸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培训的前端环节。构建“大学—附校”基础教育学科共同体,以需求为导向建立资源服务清单,举办面向教师和学生的各类品牌活动,深入开展入校调研指导活动;依托“‘强师在线’高师基础教育支持乡村振兴公益平台”实现线上学科活动的学情数据管理;生成1500余学时教师研训课程资源,已面向20余万名师生开放,不断将大学的学科研究优势转化为基础教育人才教育培训优势。
聚焦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创新型人才的源头活水。教师教育是高等师范教育的优势和特色,身为教育基石的教师,不仅要有对应的学科能力,更应具有创新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拔尖创新人才。近年来,北师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体系、模式和机制的改革创新,构建“四有”好老师和具有“四有”素养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矩阵,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源头活水。一是实施卓越本科教育行动计划。立足学校学科专业优势,深化学科专业结合,坚持面向国家需求、面向未来变化、面向学生成长,完善本科专业设置,提高基础学科和国家急需学科招生比例;深化科教融合,完善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深化通专结合,完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构建跨学科学习体系;深化“两个课堂”结合,提升协同育人成效。二是实施卓越研究生教育行动计划。深化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建立硕博分层衔接培养模式,推动学科交叉培养;建立“优生优培”培养机制,提高博士研究生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深化分类培养改革,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打造行业领军人才不断涌现的一批专业学位品牌。三是打造交叉研究和复合型人才教育培训平台。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依托部分优势学科,围绕人工智能、未来教育、环境生态、国家安全、未来设计等交叉特征明显的领域,布局设置学科交叉平台,凝练优势特色,对接校内外相关院系,打破校际间的壁垒,与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探索推动学科高质量融合创新、实质交叉,奋力打造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交叉研究和复合型人才教育培训平台。
聚焦推动全民综合素养提升,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打造高素质劳动者大军。有效提升全民综合素养,推动人口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建设形成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是高等院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需要积极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北师大发挥学科优势、整合校内外各类资源优势,深入开展“全民素养教育工程”,以高质量教育供给服务各级各类教育主体,推动建设形成高素质劳动者大军。一是在教师教育上开新局。立足教师教育优势特色,推动构建新时代大中小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系统研究中国儿童青少年学习规律、脑智发育规律,为中国教师教育改革提供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依托管理的附校,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以全民教育应变局。发挥科研和智库优势,深入研究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趋势性特征,总结新时代国民素养组成要素和养成规律,开发国民通识教育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完善辐射未来各层次教育的学习资源体系。三是在重构教育体系上做布局。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良好育人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通过咨政研究、项目牵引,在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方面形成政策包、工具箱、案例库;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民族地区教育、继续教育等领域提供精准服务,以教育之力厚植人口高水平发展之基。四是引领构建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以学校层面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为示范,凝练模式、标准和体制机制,构建社会层面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开发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加大优质数字资源供给,促进全民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拓展教育数字化服务领域,探索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相贯通、研究与学习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模式,助力全民综合素养提升。
销售热线:13555854355 13478287278
座机:024-28419715
公司地址:沈阳市沈河区高官台53号